资讯中心
中老铁路开通 老挝有望成为区域物流中心

12月3日,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举行视频会晤,共同见证中老铁路通车。从2016年12月全线动工之初,中老铁路就受到两国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引发两国人民的极大关注。

通车当天,两国主流媒体都对中老铁路进行了深入地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在中老铁路建设期间,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报》一直进行跟踪报道。据该报12月2日报道,老挝总理潘坎和相关官员、民众为中老铁路举行祈福仪式,表明老挝举国上下积极支持和拥护老中铁路成为老中合作的标志性项目。12月3日,老挝主流媒体《新万象报》对两国领导人视频会晤进行了专题报道,主要内容包括通伦对中国共产党刚刚召开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对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等。通伦代表老挝党和政府、老挝人民,感谢中国党和政府、中国人民一直以来对老挝经济社会的支持帮助,尤其是中国派出专家并无偿提供医疗物资和药品,为老挝抗击疫情提供了巨大帮助。

早在7月,老挝《人民报》就发表了一篇题为《老中铁路真正的裨益是什么?》的文章。作者是老中铁路老挝领导工作小组的一名成员,介绍了老中铁路的详细情况。文章称,“在老中铁路目前的投资模式下,老挝政府并没有为了给老中铁路提供资金而必须向中国借贷巨额资金,将不会面临巨额借贷和投资高风险。”文章分析:“老挝将从老中铁路项目获得的间接效益是通过将‘陆锁国’变为‘陆联国’提升经济竞争水平。铁路将帮助老挝成为区域物流运输中心。”并称老中铁路是绿色工程,铁路的碳排放量低,对环境友好,将降低旅客和货运的时间和成本,对老中两国来说是互利共赢的。由此可见,在老挝国内,对老中铁路的认知和评价并未受到西方媒体影响,老中两党两国从以前的“四好”到现在的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老挝的“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是高度契合的。

中老铁路的顺利通车是一个巨大成功。作为泛亚铁路的一部分,中老铁路的运营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抓住中老铁路通车的契机,充分发挥中老铁路的作用做好示范,为中老两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才是推动中国与东盟其他国家铁路合作项目的关键。

中老铁路已顺利通车,因受目前疫情影响,暂时不能搭载跨国旅客,所以最容易获取经济效益的旅游业还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12月3日17时左右,一辆满载货物的国际列车从中国昆明站驶向老挝万象南站。疫情之下,海运价格一路飙升,如今中老铁路通车运输货物,老挝有望按照规划将老挝打造成物流中心,为老中两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笔者注意到,12月5日,广西日报在头版及时刊发了《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看中老铁路建设、运维的广西智慧广西力量》一文,聚焦广西为中老铁路建设、运维发挥的积极作用。广西此前与老挝已有多项合作,包括减贫示范合作项目、教育交流合作、中国(广西)—老挝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广西与老挝国家电视台合拍纪录片《家在青山绿水间》、广西药用植物园与老挝合作编写《老挝草药典》等。2020年和2021年,老挝连续两次担任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国。尤其是广西和老挝在南宁“六七”学校和广西江滨医院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在这些历史条件下,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将给老挝和广西的深入交往注入新动力。充分利用好“原产地累积原则”,发挥好广西龙头企业的优势,可进一步加深拓宽广西和老挝的经贸合作。


版权所有 广西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联系电话: 0771-2282678